现梅你好:
文章看过,非常好。接近圣灵的方式多种,而且应当有多种。你的这种叙述风格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,而且是富有灵性的一种。我也曾说过:“你用什么方式写作,你就是什么样的人”。
你的写作速度很快,思维也犀利敏捷。我只修改了一两处表述的问题。至于观点问题、立场问题,无论批判也好,赞誉也好,我都不会修正。我们是从学术出发的,所以什么观点都可以存在,相信上帝也会抱以宽容的一笑。
不过更深入地研读还是必要的。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,当然也是犹太的民族英雄,他的行迹和伟业,包含着他的坚定、毅力、智慧、决断力、长远目光、毫不盲从、面对困难的勇气等等,这一切美德皆来自信心。而他对信念也有动摇、反复,比如隐瞒自己与美妻的关系,这是我们这些带罪之身都必须汲取的教训。我们在下次讨论时可以畅所欲言,你可以做更多的准备。各人找到各人的位置(当然我不能说各人找到各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了)。我相信会有沉甸甸的收获的。
惠娜上次的研读一如既往的大气、严谨、学术化,但她肯定会有新的飞跃了,因为在她沿着既有的思维路线阅读下去的时候,她似乎已经碰到了一些困惑。学术其实就是不断超越既有的思维惯习。当我们陷入迷茫之时,也正是我们又有新的进步之机,这也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建立的信心吧。
我们都会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。
洪果呈
2009年3月30日
评论